AI眼镜市占率超过50%的品牌,它的核心供应商有哪些?(附龙头)
发布时间:2025-07-09 00:40 浏览量:1
AR眼镜作为下一代计算终端,正处于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节点。因此也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
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级AR眼镜销量同比激增116%,而融合AI能力的智能眼镜全渠道销量达7.1万副,同比增幅高达193%。在这一浪潮中,雷鸟创新以单品牌占据线上市场50%份额的绝对优势登顶,相当于中国市场每售出两台AR/AI眼镜,就有一台来自雷鸟,其份额甚至超过第二名两倍有余。
事实上,雷鸟创新品牌销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雷鸟创新在中国线上市占率35.6%,居于首位。2025年Q1,雷鸟创新市场优势再次扩大,以50%的断崖式领先位居AR/AI拍摄眼镜线上市场第一,比第二名超出2倍有余。
根据网上公开信息可知,雷鸟创新是一家光波导AR眼镜研发商,由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投资设立。
一、AI眼镜简介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了AI眼镜行业的梳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历史文章。
AI眼镜有望迎来“奇点”,有家企业跟华为有合作【附股】
智能AI眼镜解析
AI应用端之智能眼镜(附股)
AI眼镜系列之光学模组
小米AI眼镜即将出货30万台!【附股】
AI眼镜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背后涉及到复杂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不仅包括了硬件、软件的开发和生产,还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市场销售渠道。
智能AI眼镜的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根据芯智讯转引的Omdia的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 眼镜出货量达188万部,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265%至686万部,2028年将进一步 增长至2650万部,2024-2028年AI眼镜出货量的CAGR为93.76%。
如果预测成功,AI眼镜未来的市场空间将会达到百亿级别,甚至是千亿级。
而雷鸟创新作为目前行业的领头羊,有望受益于这一行业发展趋势。
二、AI眼镜上游硬件供应商
AI眼镜的上游硬件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光学模组、SoC、摄像光学、电池续航。
2.1、显示模块供应商
AI眼镜的显示效果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显示模块一般采用透明OLED技术、光波导技术或微型投影技术。
透明OLED技术具有显示高清图像和视频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轻薄设计,使得眼镜佩戴舒适。
光波导技术则主要用于增强现实(AR)眼镜,能够将虚拟图像无缝投影到现实世界中。
显示模块是AI眼镜的核心部件。
以微软Hololens为例进行硬件BOM分析,光学显示单元约占整机成本43%,是AI眼镜最为核心的部分,其中所涉光学方案对产品的生产与推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雷鸟创新之所以能够在AI眼镜领域独占鳌头,主要就来源其在自研光波导技术,取得行业领先。
为了确保公司平稳发展,2025年1月启动 年产120万颗Micro LED全彩光引擎光机项目,覆盖光学设计、模组工艺及自动化生产,目标实现全链路自研量产。
并借助TCL旗下宏禧科技(硅基Micro OLED供应商)的显示技术资源,加速光引擎迭代。
当前行业阵列光波导歌尔股份已初步量产,衍射光波导因轻薄性和量产性优势成为主流方向,但水晶光电仍在突破FOV和光效瓶颈。碳化硅材料天岳先进因高折射率和热导率潜力,主要应用于高端试验性产品。
此外光学部分还可以关注康耐特光学 02276,明月镜片这些厂商在光学部分的传统镜片的优势地位。
2.2、SOC
目前,AI眼 镜仍属于轻量级产品,硬件结构较为简单,其中SoC成为影响功能体验和成本的关键因素。
当下AI眼镜的SoC芯片需具备三种核心能力:1)低功耗。解决高重量+低续航的核心痛点;2)具备连接能力。蓝牙+WiFi集成是趋势,部分需求蜂窝能力;3)芯片处理 能力。根据音频、图像、视频等应用场景需求渐次升级,但尚不需要运行端侧模型。
分析未来眼镜硬件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ISP芯片渗透率和性能需求将会逐步提升,ISP能力将可能成为芯片厂商的决胜要素。
雷鸟创新的SOC方案采取 “主控外购+AI与电源定制化+算法自研” 的混合模式:
高端机型:依赖高通AR1主控+阿里云大模型,确保性能与生态兼容性;
中低端机型:探索恒玄等本土方案降低成本,同时通过智融电源SOC解决续航痛点;
并通过自研SLAM算法与光机技术,逐步向芯片-光学协同设计演进,从而确保其光学核心技术能够自研,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 。
对应潜力的厂商主要是恒玄科技、瑞芯微,这两个票我在很早就提出来,不算是马后炮。
3、渠道经销售
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虽然渠道经销不在硬件之列,但由于目前的AI眼镜的销售离不开眼镜连锁店及专业的医院。因此掌握专业渠道的厂商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根据我找到资料显示,目前跟雷鸟创新合作较为密切的连锁渠道为博士眼镜。这在我们之前文章也是反复提及。
三、雷鸟创新AI眼镜的队友及对手
从核心周期投研的认知模型划分中,目前的AI眼镜行业尚处于产业化初期。
该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技术发展很快,产业化投入产出比高,且市场不成熟,有利于创造出新的品牌。
CES 2025展会成为AI眼镜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催化剂,参展企业数量激增至312家(中国59家、美国81家、韩国66家),覆盖终端、上游、外设等全产业链环节。
3.1、Meta 推出了第一代 Ray-Ban
雷鸟创新最大的竞争对手莫过于全球AI眼镜的开山鼻祖Meta—Ray-Ban。
2023 年 Meta 推出了第一代 Ray-Ban Meta“智能眼镜”,定价 299 美元,与传 统的智能眼镜不同,此产品不含任何显示设备,而是将功能集成在镜架上,包 括录制 60 秒的视频、语音通知、拨打电话等。
2024 年 Meta 推出了 Ray-Ban Meta 的第二代产品,定位为“AI 眼镜”,功能提 升了摄像头质量、延长了录制时间,且集成了 AI 支持更多互动功能和语音指 令,但同样没有显示功能。
根据 Meta 25Q1 业绩会,预计 Ray-Ban Meta 的第三代产品将在 25 年末推出, 会附带更多的新功能及技术。
2023年9月Meta与雷朋合作发布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在全球市场取得销量与口碑双丰收,截至2024年5月全球销量突破100万副,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量超150万副。
正是因为Ray-Ban的成功,为C端消费级AI眼镜的标杆产品,其成功验证了AI眼镜的商业化可行性。
3.2、雷鸟创新的其它潜在对手
三星、苹果、小米等头部厂商纷纷发布新品或明确规划。还有闪极、蜂巢科技、星纪魅族等厂商也有可能出爆款。
近期英派斯联合李未可推出的运动AI眼镜后,在股市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这就是当下这个产业阶段的典型特征。
3.3 雷鸟创新的队友们
由于目前雷鸟创新还未上市,其股东也有望在未来行业初现奇点后受到关注。
比如大股东李东生是TCL集团的董事长,雷鸟创新就是其首次以个人名义投资的公司。
雷鸟创新的CEO李宏伟,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主导开发全球首款双目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
其它的产业资本也包括TCL集团公司持股10%左右,三七互娱,博士眼镜也均有通过投资持股1%左右。
其它的就是一些产业基金或者政府资金,深挖的意义不大。
这其中TCL集团是目前雷鸟创新最重要的推动方,目前受益方向最大。
四、受益龙头股
4.1、TCL科技
TCL华星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国内显示领域自主建线先锋,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投资超2600亿元,目前已拥有9条高世代面板线、5座模组工厂,覆盖全球主要客户。2025年完成收购乐金显示广州8.5代生产线,同时计划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少数股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半导体显示全球龙头地位。
半导体在大尺寸领域,TCL华星发挥高世代产线优势,主导电视面板大尺寸化和高端化发展,公司电视面板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二,其中65寸和75寸产品市占率居全球第一。中尺寸领域,t9产线快速爬坡并实现产能弹性配置,t3及t5产线发挥LTPS技术优势,丰富高端产品矩阵,在笔电和车载等国际头部客户实现规模量产,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小尺寸领域聚焦中高端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LTPO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场份额全球第四。
4.2、恒玄科技
恒玄科技主营业务为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先进产品已经迭代到6nm制程,致力于成为国内蓝牙音频SOC领军企业。
公司芯片集成多核CPU、DSP、NPU、图像和视觉系统、声学和音频系统、Wi-Fi/BT基带和射频、电源管理和存储等多个功能模块,是低功耗无线智能终端的主控平台芯片。
公司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各类低功耗智能终端。
智能眼镜高速增长预期较强,恒玄科技积极布局多个品牌商客户,或最先受益全球智能眼镜高增长红利。
目前海外的高通等厂商由于长期在高端SOC的经验积累占据一定的优势,高通等企业占据主要份额。恒玄科技是国内目前极少数具备6nm工艺技术的消费电子类SOC企业,通过及早的与国内多个品牌商深度合作,已经有多个产品已经上市;并且公司在研下一代更高性能芯片,不断追赶全球龙头企业芯片的性能,公司长期有望受益智能眼镜需求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发展机遇。
4.3、博士眼镜
博士眼镜国内AI布局稳步推进,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目前,LAWKCity AI智能眼镜已率先登陆博士眼镜官方商城小程序及全国30家线下门店,覆盖深圳、成都、重庆、南昌、赣州、贵阳、东莞、杭州、青岛、昆明核心城市。博士眼镜作为国内眼镜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持续加码智能眼镜赛道,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小米、界环等多家头部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智能眼镜最后一公里”验配服务。
4.4、康耐特光学
高研发投入与稳定的原料来源,以及多年代工的经验沉淀,强大的供应链催生出创新的C2M业务,进一步深化护城河形成正向循环。深度绑定核心原料厂商三井化学,历年向其采购比例持续保持30%以上,且采购MR镜片材料的种类最全,凭借持续研发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涵盖多种折射率与功能的镜片,也是国内少数提供1.74折射率树脂镜片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成立XR研发中心,从技术端和市场端为潜在精密光学业务提供支持和服务。24年9月,公司已与跨国消费电子企业签署产品供应框架协议,并接到部分正式订单;12月,公告前述部分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已陆续收到包括研发费用和小试订单在内的款项;2025年初,歌尔通过新股配售+老股收购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并承诺3年内不减持,配售所得款项将用于面向智能眼镜和XR头戴设备的镜片和视觉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和制造。
(以上内容来自仅供学 习交 流,不构成投 资建议,不作为投 资决 策的依 据,据 此 操 作,风 险自 担,股 市有风 险,投 资需谨 慎!)
- 上一篇:全新零跑C11上市预热
- 下一篇:Meta巨资入局!智能眼镜竞争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