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Meta、三星、小米都在押注, AI眼镜终于站上风口?
发布时间:2024-12-26 19:57 浏览量:7
近期,Meta 的 AI 眼镜着实是火了一把。高盛分析师 Jack McFerran 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援引 Sensor Tower 数据,10 月的 Meta 智能眼镜配套应用下载量同比增长了 200% 以上。
据了解,2023 年 10 月,Meta 与雷朋一同推出了首款搭载 Meta AI 的 AR 眼镜 Ray-Ban Meta,售价 300 美元起,外观与普通墨镜无异,内置了隐蔽的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等功能元件。佩戴眼镜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唤起 Meta AI 与其互动,支持查询天气、事件等日常对话,还能进行听音乐、接打电话、拍照、直播等动作。
Ray-Ban Meta 外观©️X
Ray-Ban Meta 一经发布,就意外成了全球爆款。这显然也出乎 Meta 的意料。
据媒体报道,2023 年 Q4 季度,这款 Ray-Ban Meta 的发货量就达到 36 万台。据 The Verge 统计,截至 2024 年 5 月,销量就已经突破百万台,预计到 2024 年末全球出货量有望在 150 万台到 200 万台之间。
就在 12 月 17 日,Meta 还对其进行了重大更新,引入了实时 AI、多语言实时翻译和音乐识别的三项 AI 功能。这边 Meta 动作频频,其他的国内外大中小厂也没有闲着,预计明年还将有大量的新品等待发布。
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中国市场发布了超过 20 款智能 AR 眼镜新品(本文主要探讨消费级 AR 眼镜,不包含工业、医疗等其他分支)。仅仅 11 月,全球范围内就发布了 8 款 VR/AR 新品,超过半数为 AI+AR 眼镜。
以国内 AR 四小龙为例,几乎是前后脚的功夫推新品,纷纷拿出 AI 作为亮点。
11 月 18 日,Rokid 发布了与 BOLON 眼镜联名的新一代 AI+AR 眼镜——Rokid Glasses。11 月 29 日,影目科技 INMO 推出了 INMO Air 3 和 INMO Go 2 两款 AR 眼镜,后者是支持同传翻译功能的 AI 眼镜。12 月 5 日,XREAL 发布了全新一代的消费级 AR 眼镜——XREAL ONE,是前作 XREAL Air 系列的升级之作。雷鸟创新新品 AI 拍摄眼镜“雷鸟 V3”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发布,由雷鸟与博士眼镜联合研发,将打造高精度摄像头和多模态 AI。
Rokid、INMO、XREAL、雷鸟创新新品海报©️微博
手机及互联网大厂也是近些年致力于推动 AI+AR 眼镜行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今年以来,OPPO、魅族、华为、百度都分别推出了自己的 AR 眼镜新品。另外还有一些跨界的新面孔参与到了这场 AR 大战中,比如主营储能业务的闪极科技,12 月 11 日,正式发布旗下首款 AI 眼镜——闪极 AI “拍拍镜”。据了解,该款产品支持数十家大模型接入,几乎涵盖了市面上的主流大模型。
OPPO、魅族新品©️微博
到2025年,AI+AR 眼镜的赛道势必会更热闹,包括小米、三星、Meta 在内的巨头都预备推出全新的 AI+AR 系列产品。以“行业杀手”著称的小米,其新一代 AI 眼镜预计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发布,据媒体报道,该款眼镜就将全面对标 Meta 的 Ray-Ban Meta,预计出货量将超过 30 万台。三星方面,其 AI 眼镜或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正式对外亮相,Meta 是其合作方。
面对潜在的竞争者们,Meta 也不甘示弱,据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Meta 计划与雷朋供应商 EssilorLuxottica 合作,在现有的形态中增加一块屏幕,用于显示虚拟助手通知或回复,新品最早可能于 2025 年下半年发布。
另外还有隐藏的 AI 眼镜玩家——字节和苹果,也对这一块市场虎视眈眈。今年,字节对 AI 硬件 Oladance 的收购,以及基于豆包大模型融入 AI 硬件的布局趋势,市场推测字节在 AI 眼镜方面可能会有新的动作。而苹果方面则是一直有相关传闻,近期鸿海宣布进军超薄 AR 眼镜市场,建立 Micro LED 晶圆制程生产线,这一动作被业界判断是服务其大客户苹果提前进行的部署。
实际上,AR 眼镜并不算是新鲜的市场。早在 2012 年,Google 就推出了 Google Glass,最终因技术市场等原因,Google 放弃了这款产品。
在 2014 年后,Meta 收购 Oculus 之后启动了对 AR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于 2021 年推出了 Ray-Ban Stories(Ray-Ban Meta 的前作),但销量并不佳。尽管如此,Meta 也没有放弃对 AI 眼镜的研发,扎克伯格坚持认为 AI 眼镜将逐步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直至推出 Ray-Ban Meta。
在社交媒体上,胖鲸发现,不少人会用 Ray-Ban Meta 当作记录生活的帮手,比如在旅行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其拍照、语音助手、翻译等功能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加上日常化的外观和价格,轻易引得人种草;还有人会拿它与苹果的 Vision Pro 进行对比,相较之下 Meta 的 AI 眼镜显得更“亲民”。
Ray-Ban Meta 价格、功能©️X
今年以来,AI 眼镜市场进入了火热的区间。
细数这背后的原因,除了 Meta 这个鲶鱼的带领之外,还有资本涌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技术突破创新、成本优化、生态完善以及消费需求的推动。
融资方面,桔子 IT 统计,截至 2023 年 12 月26 日,VR/AR 相关产业的融资数量就超过了 57 起。XREAL 于年初获得了一笔 6000 万美元的战略融资。雷鸟创新更是连续拿下了三轮融资,总金额超过 5 亿元。Rokid 也是相继获得了两轮融资,总金额近 6 亿元。
技术上,显示、电池、传感器等技术的持续进步,大厂的布局以及 AI 大模型技术的加持,都使得 AI 眼镜在体验感上更优;各种软硬件技术生态的完善,比如更多互动游戏内容的推出,也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量,消费端驱动供应链的规模化生产,优化成本,形成正向的循坏。
可以看到,这一轮消费级 AI 眼镜的风潮是技术、市场需求和生态系统多方作用的结果。
经过多年的消费市场培育,大众对于 AI 眼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从 Meta 的案例中我们也能看到,比起更多的噱头和参数,体验感和性价比才是大众选择的第一准则。至于这一阵风是否能吹进国内市场,则要看众多预备役新品能否在明年成为现象级产品了。
作者:Hanna